
10月30日,东北自贸试验区研究智库联盟学术研讨会(2025)在东北财经大学成功举办,会议以“面向‘十五五’时期的自贸试验区建设方向与提升战略”为主题,由东北财经大学辽宁(大连)自贸区研究院、科研处、东北全面振兴研究院、东北亚经济研究院主办。来自辽宁大学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大连海事大学极地海事研究中心、哈尔滨商业大学自贸区研究院、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与产业创新发展局、东北财经大学东北全面振兴研究院、东北财经大学辽宁(大连)自贸区研究院等高校、科研机构和实务部门的专家学者、教师以及研究生代表共计50余人参加会议。

东北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施锦芳出席会议并致辞,她代表学校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系统梳理了东北自贸试验区研究智库联盟成立一年以来取得的成绩,并介绍了东北财经大学辽宁(大连)自贸区研究院的历史沿革与研究特色。她强调,当前东北全面振兴正处在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自贸试验区的建设也面临着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全面推进、积厚成势”的深化升级。新形势、新任务对自贸试验区建设的理论研究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她期待联盟各成员单位能够进一步凝聚共识和加强研究合作,将东北自贸试验区研究智库联盟建设成为特色更加鲜明、影响更加广泛的高端智库平台,为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服务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贡献智慧和力量。

专家论坛分为两个环节。专家论坛第一环节,辽宁大学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院长王厚双教授作了题为“中国服务业高标准开放与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的思考”的主旨报告,提出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推动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的对策思路。大连海事大学极地海事研究中心主任李振福教授作了题为“‘中北班列’建设与北极航线开发利用”的主旨报告,阐述了该构想的背景、内涵、路线设计以及对东北全面振兴的重要意义。哈尔滨商业大学自贸区研究院执行院长李红教授作了题为“关于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的几点思考”,指出加快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的六个着力点。

专家论坛第二环节,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主任陆菁教授作了题为“对标高标准国际数字贸易规则 探索数字自贸区建设”的主旨报告,指出人工智能在数字自贸区建设中的应用场景与发展方向。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宁进教授作了题为“数字服务贸易助力自贸试验区向北开放高质量发展——规则对接视角”的主旨报告,提出中俄数字贸易规则互认机制建设和打造中俄数字服务产业走廊等建议。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刘懿锋研究员作了题为“浅谈‘十五五’时期中国自贸试验区建设的任务与挑战”的主旨报告,提出推动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抓手。

成果发布包括两个环节。指数发布环节,辽宁(大连)自贸区研究院副院长郭凯教授从中国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指数的编制背景、特色亮点和重点内容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演示。“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指数报告(2024-2025)”是东北财经大学辽宁(大连)自贸区研究院承担的自贸试验区蓝皮书指数报告的第二本,在应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基础上,基于详实的微观企业数据,实现全国自贸区全景和各个片区的数据查询、监测、分析功能,并对相关指标体系进行了优化,能够帮助各自贸片区进一步明确自身在全国坐标系中的方位,更能为未来改革的深化、开放水平的提升指明具体路径。与会专家对“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指数(2024-2025)”和“大数据监测平台”的建设表示了极大关注,一致认为该指数及平台的建设富有创新性和重大现实意义。
产业篇发布环节,辽宁(大连)自贸区研究院副院长李少林研究员介绍了推动自贸试验区全产业链创新发展的现实关切和代表性自贸试验区全产业链创新发展经验。

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与产业创新发展局冯威博对中国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指数(2024-2025)和产业篇的发布进行了高度评价。他指出,指数报告分别从微观企业和全产业链视角切入,对于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的深入实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研讨会上,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应邀加入东北自贸试验区研究智库联盟成员单位。
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是东北财经大学服务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的又一重要实践。会议汇聚的学术共识与创新性成果,为进一步推动高水平开放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巩固和提升了东北财经大学自贸区研究的重要地位和学术影响力。展望未来,学校将继续支持东北自贸试验区研究智库联盟建设,为更好统筹区域优势研究力量和加快推动制度型开放提供充分的智力支持。
撰稿:刘宇 李少林 审核:苏杭 单位:辽宁(大连)自贸区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