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转鸿钧,华章日新。驻足回首2024年,时序交替中缀连出我们坚守初心、砥砺前行的奋斗画卷,时空坐标上镌刻着我们守正创新、硕果盈枝的有为足迹。
初心如磐,蓄力远航。让我们以图文为窗,共同回溯一幕幕耕耘画面、一帧帧热血瞬间、一次次探索革新、一份份坚守奉献,一起见证全体东财人携手书写的2024精彩篇章!
一、牢记使命、举旗定向,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持续巩固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积极响应服务辽宁全面振兴,切实把省委副书记、省长李乐成同志走访慰问我校老党员林继肯教授时的讲话精神,省委常委、副省长张立林同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靳国卫同志来校调研讲话精神转化为学校改革发展的具体行动,制定学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主动回应教育强国之需、教育强省之需、经济发展之需,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以实干实绩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在东财落地见效。把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以“五聚焦、五突出”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校风、教风、学风一体推进,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健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的长效机制。加强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研究阐释,组织开展校院两级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446次、举办读书班41期,组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团开展宣讲31场,学校教师在“三报一刊”发表理论文章11篇。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举办“传承红色基因 汲取奋进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宣讲活动70余场,7支志愿宣讲团入选2024年全国大学生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等志愿宣讲团。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举办“文化东财 和美与共”校园文化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五个一”系列活动等,全方位展现思想伟力在财园激荡的生动实践。
二、卓越领航、团结奋斗,推动党的建设与学校事业发展深度融合,党建工作取得突破性成果、实现跨越式发展
坚决扛牢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加强党的建设,在强基固本中擦亮学校“扎根东北,服务国家,培养党和人民信赖的卓越财经人才”鲜明底色。深入实施“卓越党建”工程,首次获评全国“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和“全国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新增1个“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3个团队入选教育部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在三类国家级党建标志性成果中均实现立项。深入开展“知辽爱辽兴辽”社会实践活动,强化青年师生“学在辽宁、扎根辽宁、建功辽宁”使命担当,3名师生获评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获奖人数居全省高校首位。持续加强党务工作队伍建设,获第三届省管高校组织员素质能力大赛集体二等奖。加强党对统一战线工作的全面领导,大统战工作格局进一步完善,统一战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作用发挥明显。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丰富廉洁文化建设载体,建设廉洁文化长廊。进一步加强学校党校领导力量,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系统规划、分层分类分批开展干部培训,锤炼党性修养,突出实干精神。
三、实事求是、同题共答,自觉接受省委第八巡视组巡视监督,加强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把接受省委巡视监督作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作为寻找差距、改进工作的重要契机,积极支持配合省委巡视组工作,联动校内巡察监督,高质量完成巡视协调配合保障工作。主动认领巡视组发现的问题,坚决抓好边巡边改、立行立改,切实把巡视整改成果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实效。
四、矢志一流、坚持特色,探索新财经学科体系建设新路径,学科建设层次再获提升
瞄准教育强国、教育强省战略目标,把服务国家和地方发展作为学科建设的根本导向,把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优势学科作为重中之重,在服务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的战略坐标中一体谋划、加快推进。加强学科分层分类建设,推动各学科“强特色、上水平、作贡献”,6个一级学科入选辽宁省高等学校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其中应用经济学提至辽宁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筑牢冲击国家“双一流”学科创建基础。持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建设,打造“大数据+X”“人工智能+X”学科复合发展新模式,试点建立学科群融合发展特色方向,新增会计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数字经济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大力推动新经管案例中心平台建设,5个项目入选教育部学位中心2023年度主题案例,立项数居省属高校第1,其中1篇教学案例首次被哈佛案例库收录,是东北地区第二篇入选哈佛案例库的教学案例,1个项目入选教育部学位中心2024年度主题案例典型成果,1个项目获批辽宁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项目。
五、思政引领、五育融合,扎实推进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东财学子捷报频传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大思政课”建设,推进思政课内涵式发展,开好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扎实开展国家安全教育和国防教育,首次在本科生军训中完成轻武器模拟射击训练。首次尝试“课程与活动一体化”方式,将“5·25”活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相联系,扎实开展心理健康和生命安全宣传教育。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课程基础课程正高组三等奖,获评首批省级普通高等教育课程思政示范项目9项,数量位列省属高校首位,入选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1个。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创新“五育并举”融合育人体系,健全美育工作机制,加速推进第二课堂“三全育人”改革实效,以党建带团建,创新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体育文化品牌活动,荣获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高校优秀组织奖、辽宁省高校校园原创文化精品特色项目,获评辽宁省首批“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示范高校,成为辽宁省首所向对口支援地——新疆塔城地区派出研究生支教团的高校。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留辽就业落实率稳中有升,1人荣获2023—2024年度“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学(教)金”。
东财学子执青春之笔,以亮眼成绩单书写新时代荣光:领跑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奖牌榜,取得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数字贸易综合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第三届辽宁省大学生数字影像大赛“数据新闻组”唯一特等奖,在“挑战杯”“东方财富杯”“21世纪杯”“强国复兴有我”“好Young的辽宁”等各类大赛中再创佳绩,获国家级竞赛奖55项、省级金奖113项。各有1人次获全国第十八届“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获评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感知中国——学术之星”、全国优秀易班工作站站长、辽宁省大学生年度影响力人物、辽宁省大学生年度人物、辽宁“最美青年”、辽宁省优秀共青团员、辽宁向上向善好青年,1个团支部荣获辽宁省五四红旗团支部,1个志愿服务项目入选辽宁省学雷锋志愿服务“最佳志愿服务项目”,3名青年学生见义勇为事迹被学习强国等媒体关注报道、“青春中国”栏目转发。
六、创新模式、深耕课程,稳步推进教育教学综合改革,育人实力实现新跃升
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进卓越财经教育教学,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教育实力有效彰显。全面修订本科和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打造具有东财特色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和智慧教育新生态。推进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整改落实,持续优化本科专业布局,撤销社会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汉语言文学3个专业。积极探索数智赋能课程建设,学校自主创新研发案例成功入选教育部第二批“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应用场景典型案例,是教育部两批50个入选案例中唯一由财经类高校申报的案例。深入推进“智慧教育示范校”建设,获第二十八届辽宁省教育教学信息化智慧教育典型区(校)案例一等奖。持续增强实验教学育人能力、提升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水平,获批教育部实验教学和教学实验室建设研究项目。积极推动虚拟仿真教学创新发展,入选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虚拟仿真教学创新实验室项目学校。建强研究生教育支撑体系,以会计学、企业管理和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为试点,探索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硕博贯通培养机制。顺利完成教育部2020—2025学位授权点周期性合格评估自评估。积极推动产教融合,获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6项。人才培养实现新突破:发表学校首篇以博士生为第一作者的UTD24期刊论文,首位与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联合培养“双学位”项目博士生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14篇学位论文获评辽宁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获评数量创历史新高。
东财教师躬耕教坛,以教学硕果砥砺育人初心:首次获全国高校经管类实验教学十佳教师2人,获第四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产教融合赛道三等奖1个。获第二届中国高校财经慕课联盟“同课异构”教学竞赛团队一等奖4个,数量位居全国财经院校之首。作为唯一一个辽宁教师代表团队在全国国际中文教学技能总交流活动中荣获佳绩。获辽宁省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1人,获2024年辽宁省优秀研究生导师3人、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3个。
七、倾心引才、精准育才,弘扬教育家精神,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持续加强
认真落实中央及新时代辽宁人才振兴工作会议精神,以服务辽宁全面振兴为契机,持续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规范兼职教师管理,梯次分明、有机衔接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2024年引进高水平人才82人,其中全职引进73人,比去年增长33%。强化人才政策有效供给,2人入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8人入选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博士后储备项目。31人入选“兴连英才计划”,其中“领军人才”1人、“高端人才”2人、“青年才俊”28人。成立党委教师工作委员会,加大先进典型培育宣传,《潜心立德树人 毕生培根铸魂——记中国金融学科主要奠基人之一 东北财经大学终身教授林继肯先生》在2024年教师风采艺术作品征集活动中被评为优胜作品,1人获评全国优秀教师,5人获评2023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名师,2人获评“辽宁向上向善好青年”,1人获辽宁省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三等奖,1人获评“大连青年五四奖章”,学校在服务东北全面振兴人才梯队建设中展现东财“加速度”。
八、巩固基础、创新发展,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高质量发展助力全面振兴新突破,标志性科研成果多点突破
立足教育、科技和人才的关键交汇点,强化有组织科研,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2024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7项,立项数量创历史新高,首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宏观调控重点专项,2个重点项目在结题验收中获评优秀等级。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7项,其中重大项目4项,立项数量居财经类高校第1、辽宁省高校第1、全国高校第15,是辽宁省唯一一所连续16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高校。成功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1项,是全国统计学学科唯一入选成果,首次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重点项目,实现了学校在该类重点项目上的新突破。获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4项。获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8项,立项数量居辽宁省高校第1、全国高校第24。8位专家入选中共辽宁省委、辽宁省人民政府第七届决策咨询委员会。获辽宁省2024年决策咨询和新型智库专项研究重大课题(省内揭榜挂帅类)2项。首次获批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1项。
持续加强高水平科研平台与智库体系建设,全国首个“东北全面振兴数据库”正式发布,东北财经大学服务东北全面振兴成果展馆顺利落成,举办“全面振兴新突破东财论坛”13期,《东北全面振兴辽宁三年行动研究丛书》入选省重点主题出版扶持项目,智库建设成果丰硕。加快成果转化,科技孵化成果——EX仿生人形机器人亮相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助力辽宁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智慧产业发展。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1个项目入选教育部第七届省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学校帮扶工作再上新台阶。
九、发挥优势、融合资源,深度推进开放办学和对外交流合作,高水平合作交流亮点频现
全面推进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与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挂牌设立“财经人才培养基地”,打造新时代军校合作的示范标杆。进一步强化校(地)政、校企合作攻关,与省内各级政府(部门)、各类企业签署合作协议113项。持续激发校友经济活力,举办东北财经大学首届校友创新创业创投论坛,引导更多校友回辽投资兴业,推动校友资源更多服务辽宁经济社会发展。萨里国际学院入选2024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优秀案例TOP20,学校高水平合作办学优势特色进一步彰显。
依托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及国家留学基金委地方创新子项目,开展学科自主选派,获批教育部中外双导师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硕博层次派出比例显著提高。稳步推进孔子学院建设工作,与海外共建方高校及所在地区开展深层次、多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擦亮“留学东财”品牌,新增匈牙利罗兰大学、俄罗斯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国立大学等5个“一带一路”沿线合作伙伴。丰富来华留学生国情教育第二课堂,提升中华文化传播力影响力,入选2024年“感知中国”微课程与实践基地、2024年HSK优秀考点。
十、关爱师生、倾力护航,持续推进校园民生工程建设,师生员工幸福感获得感荣誉感不断增强
赓续红色财经血脉,成立红色财经文化研究中心,精心制作《舟海之约》校歌MV,凝练东财特色文化,激发广大师生爱校荣校深厚情感。修缮国旗广场,建设关爱下一代文化长廊,重新启用东财东门红色地标,“博学济世”校训薪火相传。聚焦解决师生急难愁盼,与大连市沙河口区人民政府共建东北财经大学附属学校、附属幼儿园,推出本科生可信电子证明打印系统和教师教学工作量分析平台,高质量完成部分学生宿舍、留学生公寓改造、设施升级、配套完善等系列工作,装修改造之远、书音等部分楼宇教室,新增新设“博士工位”“暖心寝室”“智能书柜”,实现学生公寓24小时共享自习室全覆盖,全面升级第四食堂。学校爱心母婴室获评辽宁省新时代职工之家女职工关爱室“两个一百”建设项目。
沐光向新,华章再谱。2025年,让我们坚定自信、干字当头,乘风破浪、勇攀高峰,在奋发有为中攻坚“十四五”、建功“双一流”,为建设教育强国、教育强省贡献东财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