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首页 - 科研通知 - 关于组织申报辽宁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和志愿服务课题的通知
关于组织申报辽宁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和志愿服务课题的通知
2025年09月09日

各单位、各部门: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精神,以及发展社会工作、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的系列决策部署,全面把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和志愿服务组织发展现状,系统研究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出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现面向社会公开发布课题研究方向。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组织

1.主办单位:中共辽宁省委社会工作部

2.承办单位:志愿服务项目孵化基地(辽宁)

3.活动办公室:省委社会工作部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指导处,负责课题组织协调联络工作。

二、课题研究方向

(一)重大课题

加强我国志愿服务组织管理工作研究(中社部专项课题)

(二)重点课题(排序有先后)

1.辽宁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战略与实现路径研究

2.加强我省志愿服务组织、队伍管理工作研究

3.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国家级融合试点社区工作中志愿服务组织项目化承接路径与能力建设研究

4.企业职工志愿服务机制研究

5.应急志愿服务组织协同机制研究

6.特定领域(医院、学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能力建设研究

(三)一般性课题

1.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作用机制与效能提升研究

2.新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在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与应用中的探索

3.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继续教育模式与效果评估研究

4.县域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路径研究

5.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高质量发展与人才支撑研究

6.基层社会治理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协同机制研究

7.社会组织参与新就业群体劳动权益保障的路径研究

8.辽宁学雷锋活动与志愿服务活动的融合发展路径

9.平台类新就业群体志愿服务组织“枢纽型”平台建设与数字化管理模式研究

10.志愿服务联合会(协会)等枢纽型志愿服务组织“资源 下沉”的效能衰减现象与对策研究

11.社区志愿服务“微项目”全流程管理与风险防控研究

12.社区“一小”课后志愿服务项目的规范化标准与多元协同监管研究

13.志愿服务组织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功能困境与政策支持研究

14.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的现状及未来实施路径分析

15.志愿服务“由活动向项目”转型困境与催化机制研究

三、申报要求

1.课题申报者应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和独立开展研究的能力,能够承担实质性研究任务。

2.申报者需在“二、课题研究方向”内择题申请,每位申报者限报2项课题。

四、立项与结题管理

1.省委社会工作部将委托志愿服务项目孵化基地(辽宁)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择优立项。立项名单将于2025年9月下旬反馈至各相关单位,以便各单位及时启动后续研究工作。为确保课题研究质量与进度,省委社会工作部将委托志愿服务项目孵化基地(辽宁)对立项课题的研究全过程实施跟踪管理。

2.立项课题须于2025年10月25日前完成结题。

3.结题成果形式为研究报告、论文或政策建议稿,字数原则上不超过5000字。

4.结题评审工作由省委社会工作部委托志愿服务项目孵化基地(辽宁)组织专家进行,评审通过者予以结题并颁发结题证书。结项等级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五、课题成果要求

1.课题成果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体现鲜明的理论特色和实践价值。

2.课题成果需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严谨,具有一定的学术创新性或实践指导意义。

3.课题须为原创成果,未公开发表,严禁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

六、激励措施

1.对入选的课题以省委社会工作部正式文件给予通报,择优报送中央社会工作部;

2.对于入选课题给予一定的课题费补助;

3.根据入选课题申报者实际情况,纳入全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和志愿服务专家库,并择优聘请为全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和志愿服务领域专家,后期向中央社会工作部予以推荐。

七、申报方式

电子版材料:请项目申请人将《课题申报表》上传至科研教学创新服务平台——项目申报中。申报表命名为“课题序号—东北财经大学—申请人姓名”。

截止时间:9月14日

未按要求提交或提交材料不完整、内容错误的,视为无效申请,将不予申报。

八、联系方式

联系人:刘强、战宇

联系电话:0411-84710331

联系单位:科研处项目科(梓楠楼531室)


附件:课题申报表.docx

 

科研处

2025年9月9日



撰稿:战宇 审核:周学仁 单位:科研处

新 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