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代表的重要回信精神,充分发挥荣休教师“退而不休,余热生辉”的责任担当,东北财经大学三位教师积极投身“教育部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奔赴边疆、甘于奉献,用真心、真情发挥余光、余热、余力,做“燃烧的蜡烛”,续写了一段段鞠躬尽瘁、甘当人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人间佳话。
一、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记新疆伊犁师范大学银龄教师林忠
“情愿做一根蜡烛,为学生照亮前程;情愿做一架人梯,让学生能攀登得更高些;情愿做一个园丁,让学生在知识的乐园中能学有所成”。林忠教授不仅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他用无怨无悔的付出履行着自己的庄严承诺,他用朴实无华的行动诠释着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的师德内涵。
金杯、银杯,不如学生的口碑。“讲得明白、讲得透彻、讲得深入浅出、讲得引人入胜”,这是听过林忠教授课程的学生的共同感受。从教以来,林忠教授始终热爱课堂,钟情于三尺讲台,即使教学经验丰富,但他仍会结合当前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不断更新授课内容,他的课也常常座无虚席,受到普遍欢迎和好评。
以真心教书,以仁爱育人。林忠教授在教书育人上肯于花大气力,缘于他对教育事业的理解。“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热爱学生,把学生看作是自己的孩子,才能把自己的知识和全部精力无私地奉献给学生。”林忠教授爱生如子,他的一位研究生就曾说,“我由衷感谢东北财经大学,感谢工商管理学院,感谢所有给我上过课的老师,但是,我要把特别的感谢献给林忠老师,因为他对我们这些普通学生的热心和真诚,使我在他身上看到了父亲的身影。”
背起行囊,我自向山走去。2023年10月,经过7个多小时,跨越4300多公里,林忠教授终于来到了伊犁,带着东北人及东财人的友谊,以银龄教师的身份开始了他在新疆伊犁师范大学的支教之旅。2024年,支教期满的林忠教授,出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自愿选择留在伊犁师范大学继续服务,希望为学院作出更多的贡献。林忠教授在支教期间,积极帮助学院分析现状,从论文数量、课时量等数据定量分析学院存在的问题,为学校和学院的改革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除了完成教学任务,林忠教授还潜心科研,致力于“传、帮、带”,为青年教师树立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如今,林忠教授终于完成了“背上行囊,我自向山走去”的愿望,也与新疆结下了更深的缘分,他将继续发挥余热,扎根边疆,为无数学子通往更广阔未来默默奉献!
二、用爱心、责任心践行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记云南文山学院银龄教师唐飞
多年来,唐飞教授一直在为自己所钟爱的教育事业孜孜不倦地追求着、奉献着。她爱岗敬业、严谨治学、刻苦钻研、为人师表,在“教书育人”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方法。她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既教书又育人,既是老师也是朋友,她用自己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塑造了自身的人格魅力,深受师生们的尊敬和喜爱;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承诺“用爱心、责任心实现职责使命――教书育人!”,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教育着她的学生,赢得了师生们的一致认可和广泛赞誉。
荣休后,唐飞教授并没有停下“教书育人”的脚步,而是积极投身“教育部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到云南文山学院支教。在文山学院,唐飞教授承担了《旅游接待业》等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任务,授课内容充实、实践性强,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她还结合云南省地方特色,开设了《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新课,充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在毕业论文指导中,她耐心细致地帮助10名学生顺利完成论文,显著提升了学生的科研与写作能力。
在科研与社会服务方面,唐飞教授多次在文山学院举办“文苑讲坛”专题讲座,内容紧扣专业前沿与学生需求,广受师生欢迎。此外,她指导多名青年教师成功申报校级、州级和省级教研课题,有力推动了文山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科建设与项目发展。在文山学院的其他工作中,唐飞教授也表现出极强的责任感和参与度,包括代表学院参加省级专业评估、外出担任学术论坛主讲嘉宾、指导学生竞赛获国家级一等奖等。
唐飞教授凭借深厚专业知识,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围绕乡村旅游发展、品牌形象塑造、特色产业升级等方面,为当地产业发展提供精准智慧服务,充分展现了一名银龄教师的专业素养与奉献精神。
三、岁月映初心,荣休敬韶华——记云南文山学院银龄教师张彩玲
张彩玲教授在东财工作了三十余载,她始终保持着满腔的工作热情,严于律己,为人师表。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和目标,在教育教学中,她努力按照“六个度”标准要求自己,即政治站位有高度、理想信念有力度、理论讲解有深度、观察视野有广度、关爱学生有温度、方法创新有适度;在教育方法上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引领学生坚定理想、奋发向上,用高尚的师者品格激励学生厚积薄发、有所作为,用爱心和耐心去指导学生刻苦钻研、不断成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致敬芳华,感恩奉献!张彩玲教授以“一支粉笔,二字信念,三尺讲台,四季坚守”的执教生涯,诠释了她对教育事业的深厚感情。令人敬佩的是,荣休后的她并未停下脚步,而是加入“教育部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到云南文山学院继续践行立德树人的使命。在支教期间,她立足本职、严谨治学,高质量完成学院安排的各项工作,竭尽所能给予青年教师帮助。本学年,有位家在外省的青年教师的父亲生病要做手术,因其是家中的独生子女,亟需她回家护理,然而每周需要给学生上的十四节课,成为这位青年教师最难以放下的“责任”。张彩玲教授知道这件事以后主动与这位青年教师联系,不辞辛劳为其代课。此时,张彩玲教授刚刚答应帮助同教研室的另一位生病的青年教师代课,就这样身为“银龄教师”的她承担了三位教师的课时量,即使是年轻的教师也很难胜任。但张彩玲教授却义不容辞、勇于担当,因为在她的心中“学生重于一切”,这种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值得所有人学习!
不忘初心,薪火相传!无论是在职期间还是荣休后投身边疆教育事业,张彩玲教授始终以“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敢于担当,乐为有为,走在前沿,与时俱进”为工作宗旨,彰显了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和奉献精神。
老骥伏枥,老有所为;桑榆未晚,银龄生辉!三位银龄教师的事迹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相信在三位银龄教师精神的感召下定会有越来越多的荣休教师,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代表的重要回信精神,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扎根边疆,老有所为,持续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附:“教育部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东北财经大学教师简介
林忠,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退休教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财经大学杰出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教育部和省级纵向课题10余项。在《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荣获省级以上学术奖项20余项。曾在澳门科技大学、广东工商学院等多所高校兼任教授。2023年9月入选“教育部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赴新疆伊犁师范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支教。
唐飞,东北财经大学原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退休教师,教授,硕士生导师,曾荣获东北财经大学“师德模范”称号。主要研究领域为旅游企业运营与管理、旅游企业质量与品牌管理。主持完成省级、市级、校级课题多项。在《中国软科学》《新华文摘》《财经问题研究》等国内学术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出版《酒店运营管理》《住宿管理》《旅游法规》《酒店前厅与客房管理》《管理沟通》《旅游英语》等15部教材。主讲课程获省级精品课程。2024年3月,入选“教育部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赴云南文山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支教。
张彩玲,东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退休教师,教授,硕士生导师,曾荣获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东北财经大学“教书育人”先进工作者称号。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统战理论与实践及党建。主持完成省教育厅项目2项、省委统战部及组织部课题10余项。在《财经问题研究》《青海社会科学》等国内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获省市级学术奖项20余项。2025年2月,入选“教育部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赴云南文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支教。
撰稿:张瑞 刘家瑞 审核:崔惠玉 张玉涛 单位:人事处(党委教师工作部) 离退休人员工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