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至23日,由东北财经大学主办,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货币金融研究院、青岛金融研究院、辽宁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基地联合承办的《货币心理学》师资培训暨货币金融前沿论坛圆满结束。本期培训由东北财经大学终身教授、金融学科总带头人林继肯发起,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宗旨,进行为期十一天的全国师资培训与学术交流。来自全国2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95名教师、科研人员和部分研究生线上参加培训和开班仪式。东北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汪旭晖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学校党委教师工作部、教务处、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金融学院等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参加开班仪式。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邢天才教授主持开班仪式和培训活动。
汪旭晖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对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院所参加本次研修班的专家、老师们表示热烈欢迎,对各位专家学者长期以来以不同形式助力东北财经大学的建设发展表示衷心感谢,并介绍了东北财经大学的办学特色和优势,以及学校学科专业建设的新成效与发展愿景。他强调,2022年和2023年,学校先后以“中国货币学教育的新使命、新探索”“行为货币学课程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为主题举办了两届行为货币学发展论坛。2024年至今,林继肯教授相继发起并举办了“行为货币学”“货币哲学”及“货币心理学”三期全国师资培训研修班,体现了林老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科专业建设的卓越贡献。林老95岁高龄仍著书立说,坚持为研修班学员亲自授课,是我们学习的典范,是教育家精神的生动体现。
林继肯教授在开班仪式后开始授课。他强调,举办《货币心理学》师资培训高级研修班的目的是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高素质的社会主义金融事业接班人。他阐述了设置《货币心理学》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指出该课程对于深入理解货币与人的心理关系、推动金融学科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详细介绍了货币认知、货币心理、货币动机、货币情绪、货币情感等多个核心理论模块。林老对货币心理学内容和体系的精辟阐述,对于培训教师学习和探索货币与心理相互作用的理论内涵,以及如何在实践中应用这些理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培训班延伸的货币金融前沿论坛,为学员们搭建了学术交流平台。围绕着货币政策、宏观经济、结构性政策三个主题,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张成思教授、东南大学刘晓星教授、山东大学曹廷求教授为学员分别作《货币政策的量价之辩》《中国宏观经济韧性测度——基于系统性风险的视角》《结构性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理论创新》专题报告。三位教授的精彩分享使培训活动内容更加丰富,为学员们提供了前沿的学术视角和实践经验。
本期培训班主要通过线上方式授课,林继肯教授及其团队共讲授五次课程。通过集中培训与多场论坛交流,有力推动行为货币学、货币哲学、货币心理学三门新课程建设、课程思政建设和教材体系建设,对于探索创建行为货币学、货币哲学、货币心理学新学科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期培训成果对于金融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撰稿:刘畅 审核:宗计川 邢天才 单位:金融学院 货币金融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