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东财 - 《大连日报》:万丛颖:营造公平竞争营商环境 推动大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大连日报》:万丛颖:营造公平竞争营商环境 推动大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4年09月09日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要进一步优化政治生态,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2018年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特别强调要“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2022年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更是对民营企业给予前所未有的重视,民营经济、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新时代大连实现争先进位,亟须民营企业加油助力,以民营企业的加快发展推动大连高质量发展进入快车道。

一、释放强烈支持信号,民营企业发展机遇前所未有。

1.强调对国企民企一视同仁、同等对待,构建共生共济新格局。

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继续重申“两个毫不动摇”之外,将三类企业列于同等地位,此外“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竞相发展的环境”相关表述较去年的工作报告大幅度提前,既体现了中央一以贯之的政策方针,更强调了对国企民企一视同仁、同等对待的意识,为民营企业注入了强大的信心与活力,同时也为国企民企协同发展、共生共济新格局奠定坚实基础。

2.赋予民营企业更加重要的使命和期待,激发民企活力。

明确提出要“促进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同时,对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市场主体无差别提出了“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打造更多世界一流企业”的发展目标,高度肯定民营经济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能够激发民营企业活力和内在潜能,助力民营企业实现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3.加强涉企制度供给和政策优化,切实回应民企关切。

提出了一系列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务实有效的制度供给和政策优化,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助力。除了提出“全面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及配套举措,进一步解决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等重点领域制度建设之外,更是围绕贷款发债、物流成本、拖欠企业账款、收费罚款摊派治理等一系列民企关切问题和诉求作出相关部署,具有鲜明的企业需求导向,能够有效增强民营经济发展的安全感和获得感,全力推动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营造公平竞争营商环境,提升民营企业获得感。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必要土壤。近年来,大连市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根本遵循,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头号工程”,提出建设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标杆城市的目标,不断加强制度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夯实要素保障体系,通过一系列务实有效的制度供给和政策优化,有效增强市场主体经济发展的安全感和获得感,具有鲜明的企业需求导向,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助力。与此同时,随着数字经济、互联网产业、平台经济的迅猛发展,大量的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突破了原先的市场准入和行业监管等制度,“新技术—旧体制”和“新模式—旧体制”的冲突日益严重。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是市场机制高效运行的重要基础,必须不断优化、不断完善、不断创新,进一步破解束缚大连民营经济发展的壁垒,激化市场活力和发展动力,为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民营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预期与充分的发展空间,为大连新时代“两先区”“三个中心”建设贡献营商力量。

1.在税收领域构建公平竞争环境。

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公平对待,优化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共生环境,加速构建“智慧税务”生态体系,以“信用+风险”监管体系聚焦重点领域,依法查处偷逃税行为,堵漏增收。优化税费服务,不因企业性质而有所差异,逐渐从无差别服务向精细化、智能化、个性化服务转变,促进国企民企竞相发展、良性互动、共生共济的良好局面。

2.在金融领域构建公平竞争环境。

系统清理现有不合理的融资政策和门槛限制,纠正金融资源要素失衡错配,在融资利率和融资比例上保障民营企业融资公平,破除制约金融要素合理流动的堵点和痛点。鼓励金融机构下沉服务重心,根据民营企业融资需求特点设计组织架构和产品服务,帮助民营企业获得更为便利的金融服务。积极开展产业链供应链金融服务,解决民营企业信用评级较低、无抵押物等难题,提高民营企业融资便利性、降低融资成本。

3.在反垄断领域构建公平竞争环境。

建立健全严格的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法规,防止企业通过垄断和不正当手段获取不公平竞争优势,保护经营主体的公平竞争。同时,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健全与公平竞争相关的制度,明确主体责任和追责机制,确保保障制度措施有效落实,对于违反规则和法规的企业及时采取惩罚措施,以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

4.在劳动力市场领域构建公平竞争环境。

结合当前网络经济、信息产业和人工智能领域发展趋势,建立全市就业市场全景图谱,加大对就业促进、职业培训、工资保障等方面投入力度,防止劳动力市场“就业极化”。建立健全的劳动力市场制度,优化民营企业人才成长环境,为民营企业提供稳定的、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增强民营企业吸引力和凝聚力。为劳动者提供公平的就业机会和职业成长机会,维护劳动者的权益,增强民营企业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稳定性,实现个人成长与企业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

5.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构建公平竞争环境。

建立和完善地方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尽快明确知识产权的范围和保护期限,以及各类知识产权的保护期限。同时,建立产权保护预警和维权援助机制,加大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信息共享和联合执法。此外,深入推进改革创新,探索将改革成果行程案例进行复制推广,打造知识产权保护的大连特色。

6.在社会氛围领域构建公平竞争环境。

持续宣传党中央关于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的立场态度,以及公有制与非公有制并存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宣传民营经济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营造正确认识、充分尊重、积极关心民营经济的良好社会氛围。举办各种交流会、座谈会等活动,促进国企与民企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注重培育企业文化,依法打击和及时制止蓄意炒作、造谣抹黑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的恶意言论,树立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正面典型,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作者系东北财经大学东北全面振兴研究院党总支书记、副研究员)


报刊:大连日报

版面:07

日期:2024-09-09


新 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