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经济学上海年会日前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举办,年会以“中华文明根基与经济自主创新发展”为主题,由东北财经大学中国经典经济学研究院、中国传统经济学年会联盟主办,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式管理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协办,上海国家会计学院CPA创新发展研究中心承办。
会上,经东北财经大学发起,联合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等多所高校专家及其相关科研机构共同成立了“中国传统经济学会联盟”。
中国传统经济学学科发起人、东北财经大学中国经典经济学研究院院长钟永圣表示,中国传统经济学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济学智慧进行现代范式总结的学科,以天人合一观为哲学基础,秉持德本财末的基本价值观,提倡主明下安的市场管理模式,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构建符合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求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系统阐释中国传统经济学理念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作用,深入探索中国传统经济学的现代化、国际化和规范化表达。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经济史学会会长魏明孔表示,文化是民族之魂,其蕴含的民族精神与价值观,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传统文化则是这动力源泉的重要养分,其当代镜鉴价值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现代社会发展提供思想指引。应积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古老智慧在新时代生辉,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与方案。
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发展处处长、一级调研员周师迅系统阐释了中华文化对金融认知与发展逻辑的深层影响,揭示我国通过人民币国际化、数字人民币和跨境支付系统三大支柱突破SWIFT美元霸权,构建与经济体量相匹配的金融话语权体系。深入剖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衍生的“家国同构”伦理如何塑造普惠金融理念:其一,井田制资源配置智慧奠定金融公平性原则,形成与西方资本逐利本质的本质差异;其二,集体协作传统孕育“守正创新”发展范式——既借FT账户等制度创新接轨国际标准,又以人民性内核构筑风险防火墙。在这种文化基因的驱动下,中国金融改革始终兼顾效率与安全,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框架下实现金融自主体系与文化价值输出的协同突破。
字节跳动火山引擎高级AI咨询顾问李鹏飞阐述了火山引擎作为字节跳动旗下企业,依托AI大模型技术及中华顺势而为、中庸平衡的传统智慧,以数据飞轮驱动生态共创,赋能各行业智能化转型,实现技术普惠与可持续发展。
国家宏观教育政策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贾利军作主旨演讲《优秀传统文化、DeepSeek和新文科建设》,提出以中国传统文化分层之学重构跨学科融合,主张通过“天人合一”的方法论突破西方分科之学的局限,倡导以东方整体智慧应对技术挑战,重塑“明德载道”的文科本质。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白晓红深入讨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三个合一”的缘起与内涵,即天人合一为哲学基础、以经人合一为价值导向、以知行合一为根本路径,强调了传统文化中易学、阴阳哲学、儒释道等思想的内涵、价值及对当今的启示。她提出,以中华文明根基探究中国式现代化下的自主经济、自主金融、自主企业治理、自主教育等的理论体系、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知“根基灵魂”的“天人合一”观,行“厚德载物、德本财末”的“人经合一”之道,求“寻根溯源、立德树人”的“知行合一”之根本,方能牢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和灵魂构建的文化自信,成为“继往圣绝学”的勇敢探路者。
媒体: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日期:2025-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