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谢锦宜)“电力需求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和‘温度计’,2024年我市全社会用电量累计完成493.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28%,表明我市经济发展形势总体向好、经济各部门生产能力明显提升、市场活跃度普遍增强。”日前,市人大常委会调研人大代表经济运行观察点企业国网大连供电公司时,市人大代表、国网大连供电公司党委书记胡博,向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介绍了电力服务发展有关工作情况。胡博表示,国网大连供电公司将充分发挥电网功能,提前介入项目招引,快速响应企业需求,深挖电力数据价值,全力服务企业、保障民生,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稳定、便捷、高效的电力服务。
为加强人大经济工作监督、从微观视角为宏观决策提供参考,市人大常委会在全国范围内率先设立了市级人大代表经济运行观察点。通过开展实地调研、采集企业数据、发挥智库作用、定期编发专报等多种方式,及时反映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诉求,相关部门着眼行业健康发展完善政策举措、主动服务企业发展,实现了政企之间的良性互动。
据介绍,我市2024年各月之间用电量波动较大,除了极端气候原因之外,新旧动能转换是重要影响因素。在产业升级和“双碳”背景下,对用电量增长贡献较大的高耗能行业持续引入先进工业制造体系。8月,恒力聚酯产业园、逸盛大化多功能聚酯切片项目等高新制造业项目对用电量增长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而11月,大石化易地搬迁、东北特钢停产低端生产线则对用电量增长起到了抑制作用,这种新旧动能转换增大了用电量波动,反映出我市工业体系正在“蝶变”。
市人大财经委联系专家、东北财经大学东北全面振兴研究院院长周学仁表示,推动电能产业升级是促进经济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服务科学决策的重要举措。我市应充分发挥沿海优势,稳步提升海上风电、陆地光伏等新能源装机容量,不断优化电能供应体系,保障电力绿色可持续供应;应进一步加强电力基础设施建设,解决部分电网老旧问题,协同城市综合管廊建设,开辟电力廊道,优化输电线路,提升输送效率,确保供电安全。
报刊:大连日报
版面:03
日期:2025-02-14